-
Brahms Violin Concerto
(NOTE: English translation will be available later.) 有很多人提及布拉姆斯,總是跟貝多芬拉上關係;指他的音樂風格很近似貝多芬的,但筆者總是覺得在編輯上,貝多芬是比布拉姆斯的來得乾淨俐落。不過,有一個相同之處,就是大家都只創作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,也同為三大之列。 這一首樂曲,他是為了他的好友──當時歐洲最有名的小提琴家Joachim,創作這一樂曲;最終是在兩人的合作完成,成為了云云小提琴協奏曲中的經典之一。 能夠把這一個樂曲最美麗一面表達的演奏家不多,主要是因為這樂曲包括了古典樂派的風格,需要琴手的音量大、發音較厚,才可以表演這樂曲的美感。另外,這一樂曲,本人主觀地覺得用傳統長弓拉奏會更合適。 筆者會推介兩位演奏家給大家,他們分別是Oistrakh和Szeryng。這兩位演奏家都是出名的「大聲公」,Oistrakh的發音是非常清楚和精準;而Szeryng的會較有一點浪漫的感覺。 最後,筆者差點忘記另一位大師,他就是一代宗師Kiesler;他表現也是非常的出色,音色豐富,加上其琴音的魅力,如不是單聲道錄音的話,我相信他的吸引力應是最大的。 (再版唱片的其中之一)
-
Beethoven – Violin Concerto
(Note: English translation will be available later.) 對於三大小提琴協奏曲,筆者實在聽過不少,但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的確把不少著名音樂家難倒,因他們未能把一粒粒的音符清楚的表達--使這首協奏曲獨有的美不能散發出來。 在筆者聽過多位演奏家的作品後,我會建議大家可以聽一下David Oistrakh和Francescatti的版本。 前者是我最喜歡的大師,每次表演都好像輕鬆自在、沒有難度的,他把這樂章要求的每粒音符都要清楚表達的特色有效的反映出來。另外,在控制速度和力量都是剛剛好,聲音厚而亮,音量又非常大--真的是無與倫比。 後者是著名的”Silver Tone”,聲音相當的特出,有時都會略為刺耳(網主個人觀感)。真的有很多人都不大喜歡他這太Sharp的聲音,但要談得上把樂章有效的表達,他的演出絕對是世上頂級的。還有,這一個版本,差不多是世界各地公立和大學圖書館的必然館藏之一。 筆者暫時只想起這兩個值得推薦的小提琴家,版本方面可以選相片中的黑膠或後期的cd,都應該有相當優良的音效。雖然還有很多其他演奏家都有此作品的錄音,可是大都數都不能把每一個音都清晰的發出。就算用上一些得過唱片獎的版本(如Mutter或Perlman),跟以上的比較,筆者相信還是有一定的距離。